《开屏见“好”》栏目,聚焦山东好人好事,让普通老百姓上封面、上开屏、上首屏,用最突出的位置推介“身边的榜样”,讲述精彩山东故事。
当邻里出现矛盾纠纷闹得不可开交,当家人走丢手足无措,当有人遗失财物一筹莫展,当被欠薪讨债无门时……无论白天还是黑夜,只要是需要人民警察帮助的时候,在长江路派出所辖区内,总是能看到“简警官”和同事们处警的身影。
2016年从部队转业后,简齐恒一直奋战在青岛市公安局黄岛分局长江路派出所110接处警一线。9年来,简齐恒处置警情超过3.6万起,最高峰一天达80余起。
“一万起警情没有群众不满意,这算不算万无一失?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,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。我要一直保持让群众满意,加油!”2019年12月24日,简齐恒接到自己的第10000起警情,整理完记录本时,他写下这样的话。
接警、处警、执勤、巡逻……110民警是最繁忙的警种之一。而在岛城,黄岛分局长江路派出所是工作最繁重的派出所之一,它的辖区是西海岸新区的核心区,有智能工业、现代金融、总部基地等现代经济产业集群,居住人口约46万人,流动人口占比超过50%,业务量在全市派出所中位居前列。
从警情当事人的第一声“简警官”开始,几乎每一次出警都成为“简警官”与群众搭建警民“连心桥”的开端。
2023年临近年关,到青岛务工的老曹报警,称包工头拖欠工资,多次讨要未果,情绪十分激动。简齐恒所在车组迅速赶赴现场,安抚双方情绪,防止事态恶化。
经过调解,包工头答应设法结清工资,可简齐恒还是不放心,于是加上双方微信,持续跟进。最终赶在春运前,老曹顺利拿到工资返乡过年。
临行前,文化程度不高的老曹特意在微信上用文字再次表达谢意:“简警官,我要回老家了,你是个好警察,好人一生平安。”
在简齐恒的手机里,每日与各种警情相关的微信聊天,几乎占满大半个屏幕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些聊天联系人的备注清一色是“××(警情)报警人”。简齐恒告诉记者:“这些都是出警时添加的当事人微信,方便与其随时沟通,处理现场未能解决或需要事后跟进的情况。”
工作以来,简齐恒始终保持处警“零投诉”的出色纪录。“简警官”这个名字,先后在4000余个报警人的微信好友列表中短暂停留,而后随着问题解决悄然隐去。
“简哥始终充满活力,哪怕是在夏季深夜身体最疲惫的时候,只要警铃一响,他会立刻冲锋在前,处理事情也十分周到。”同车组辅警杨东茂回忆与简齐恒共事的点滴,言语中满是敬佩。
简齐恒还记得第一次出警时的场景。早上6点,一名女孩的父亲醉酒躺在路边,叫不醒、拖不动,女孩十分无助。简齐恒与师父仔细配合着,连背带抬地将男子挪进车内,将父女二人安全送回了家。
身形瘦小的女孩泪流满面,一个劲地向他们鞠躬道谢。“那一刻,我恍惚看到自己的家人临危受助的样子。”也正是从那一刻起,简齐恒确认了自己这身警服承载着的使命与担当。
从那以后,简齐恒养成了一个习惯:每次结束一天的处警工作后,都在笔记本上记下当天的警情数并复盘总结。
第1起、第2起、第1000起、第10000起……“注重观察当事双方情绪状态”“A座B座租户较多,流动人口集中”“要当场问清各自想法”……
本子上的经验越记越多,简齐恒也摸索出一套“一研判三必问三必调”的“133”工作法:首先做好警情研判;其次是多问,到场前“电话问”、到场后“重点问”、处警后“跟进问”;最后是多用调解思维解决问题。
如今,简齐恒已经处置警情超过3.6万起,他始终保持处警“零投诉”的出色纪录。“大道至简,当持之以恒。”名字的内涵早已深植于简齐恒心中。他常说:“群众就是家人,警情就是家事,要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群众感受到‘家人真情’。”
(大众新闻·山东法制报记者 陈瑞阳 大众新闻编辑 刘宪伟 设计 吕文佳 张海飞 实习生 周艺扬 孙凯歌 通讯员 吕秀泓)
汇盈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